株洲市第十三中学教育发展规划 (2017—2019年)
为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根据《市教育局制订2017-2019年度学校(幼儿园)三年规划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株洲市十三中教育发展规划(2017—2019年)》。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以及《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为指导,积极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立德树人为先;以应对高考改革为契机,努力寻找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倾力打造“立人教育”品牌;秉承“尚德立学、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人民满意为本”的办学理念,以走心暖心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全面提质为核心,积极探索学校科学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新方法,全面提高办学水平与教育质量。
二、学校发展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学校创建于1979年,前身是“株洲市郊区一中”, 1997年学校划归株洲市教育局直管,并更名为“株洲市第十三中学”,1998年正式挂牌成为株洲市首批规范化完全中学,2007年经株洲市基础教育布局调整,成为一所普通高中学校。2010年上半年正式挂牌为“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至今已有38年的办学历史。
学校占地71.5亩,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有教学楼2栋,设36间教室;一栋综合了图书馆、阅览室和艺术教学功能室的大楼。科教楼1栋;学生公寓2栋,最大容量为800个床位;师生食堂1栋,满足1200余人同时就餐;拥有300米跑道的塑胶运动场一个,能满足教学和课外文体活动需要。学校所有教室均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建有校园网、校园综合数字化平台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校园监控系统。
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450 人,在职教职工 165人。专任教师146,全部为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7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64人,历届市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17人。学校创建成为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以来,坚持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之路,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
(二)学校发展优势
1、形成了“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我校传承了郊区一中的优良传统,自强不息,敢于拼搏,不甘人后,这种精神已成为了学校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学校多年来持续发展的致胜法宝。十三中人特别爱学校、特别爱学生、特别讲团结、特别讲奉献、特别重研究、特别重创新。“六个特别”是十三中人的真实写照,也是学校弯道超车,后来居上的不竭动力和精神源泉。
2、建立了注重实效的管理机制。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实行扁平式管理,压缩学校组织结构层级,构建3个年级学部与6个管理服务部门,共同对教育教学质量负责的机制,打破科层制管理模式“各自为政”的局面,减少管理层次,简化教育教学管理环节,提高了管理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3、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绩。学校以课题、论坛为突破口,营造教育科研氛围,省市课题引领改革,积极开展微课题研究,全员参与,微课题产生大效应,提高了教师将教育科研与日常教学工作有机整合的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以教师评价为杠杆,以异彩纷呈的活动为载体,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学校现有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64人,历届市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17人,市级学科基地及特色项目主持人3人。
4、德育品牌建设效益初显。建立“学生成长导师制”,完善德育管理机制。完善德育校本课程,率先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落实“立人”教育理念。拓宽德育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四自”(自我认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品质和“四会”(会乐器、会运动、会演讲、会写字)能力。优化德育综合评价,探索以评促教的落实。
5、发挥了一定的示范辐射效应。近两年来,学校通过分步推进、积极稳妥地实施《株洲市十三中“新学校行动研究”实施方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提升学校的教育管理、教学教研工作水平,保证了学校一年一个台阶进步。2014年以来,学校以“新学校行动研究”为抓手,组织株洲联盟,加强了联盟学校之间的互动,实现联盟学校的整体水平提升,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
(三)学校发展面临的困难
1、办学历史较短,文化底蕴尚欠厚重。学校仅有38年的办学历史,其历史传统、人文景观、文化底蕴相对薄些。近年来,学校通过内强管理,外树形象,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基本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但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的办学品质、办学内涵仍有改进的空间。
2、硬件建设与省市整体教育发展水平不相称。学校建校时间短,因历史原因,缺少必需的一些硬件设施,作为省示范,必要的教学设施设备尚有欠缺,如行政办公楼、单独的图书馆和阅览室等,更新改善理化生教学实验设备、信息技术教室及配套电脑网络设备、通用技术实验室及配套设施等。
3、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中青年教师占绝大多数,但名优教师所占相对过少,学校教辅队伍年龄严重老化,需要优化教师结构,搭建教师梯级培养平台;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
4、教育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 学校办学经费来源有限,筹资渠道比较狭窄,仅靠狭窄的开源途径和自身的节流方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教学投入的需要。
三、学校发展目标(2017—2019年)
(一)总体目标
以“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发展”为办学宗旨,以“为每个学生寻求适合的发展路径”为目标,全面提升学校“立人”品牌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坚持以质量发展为核心,科学推进办学质量提升;以 “选课走班”为发力点,高举自强不息的旗帜,完善适应高考改革需要的各项硬件保障要求,基本建成适应高考改革需要的较为完善的机制、体制;以传媒基地为建设重点,用心打造特色品牌,始终坚持“一走一传”发展战略,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内涵丰厚、机制科学、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多元、走心的优质高中。
(二)分项目标
1、办学条件改善目标。建设设施设备一流和环境优雅的精品学校,力争学校综合楼项目立项并开工建设。体育馆投入使用并完善艺体功能室。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现代信息化学校。推进“两型学校”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具有十三中特色的幸福校园。探索后勤工作社会化。
2、干部队伍建设目标。将2017年定为学校优质队伍建设年。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学校领导班子,调整科室工作职能,建设能干事、会想事、讲团结、讲奉献的管理干部队伍,形成老中青梯次配备的年龄结构,继续加大年青后备干部培养力度,保持干部队伍活力。基本形成新形势下教育改革要求的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考核评价的长效机制。
3、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坚持全员发展、梯队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建立完整的教师荣誉体系。建立人才梯队,明确各梯队的建设任务、目标和领军任务的培养。完善“教师发展协作体”,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依托学科基地、课程基地,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升。
4、管理制度创新目标。坚持民主管理、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结合的方针,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探索现代学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模式。改革人事制度,探索职能部门与教职员工的双向聘任制。坚持和完善分层、分类、分线教职工职位调整和考核办法。完善学校管理与学部管理并重的管理模式,实现学校权力管理向制度管理的转变。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5、教研教改目标。将2018年定为学校高效课堂建设年。狠抓课堂建设,开展课堂诊断,打造高效课堂,全力推动新高考背景下,教学改革的探索。完善校本教研项目机制,让每个教师成为专业发展的主动者,营造全员教研的氛围,形成1项教学科研成果。加强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适应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
6、教学质量目标。聚焦核心素养的培养,树立全面的质量观。确保两考成绩高位发展,争取实现“高分亮点突出,一本二本稳定”的局面,形成“文科见长、理科突破、艺体稳健”的升学结构。 以“四会课程”为载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新高考的背景下,深入推进“选课走班”教学,确保艺体质量稳步攀升。
7、课程建设目标。以高考改革为契机,创新课程模式,优化课程组合,构建适应高考改革需要,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层次、多类型、可选择的立人课程体系。以“引导和激励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推进学校新高考改革步伐”为目标,有步骤、分阶段稳步推进选课走班实践活动,为我校应对新高考改革积累经验,巩固我校“选课走班”实验改革在全市的领先地位。建设好体育、化学两个学科基地和政治、物理两个课程基地,形成特色学科。建设好戏剧影视文学和文学创作特色项目,将其打造成学校特色品牌。
8、德育品牌建设目标。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的办学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德育工作全过程;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学有所长、担当责任的有用公民。用三年时间,构建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教育横向融通的德育课程体系,有效整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资源,同步推进共青团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主要工作任务
(一)创建文明校园,提升办学品位。
1、平安校园的建设。学校以创建省级平安校园为目标,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安全巡查,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
2、两型校园的建设。学校以建设资源节约型校园为基础,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校园。通过整章立制,建立强化节约的制度和奖励机制;加强学校日常工作中各种资源的管理;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体育馆建设进度,使体育馆尽快投入使用,力争学校综合楼能正式立项,彻底解决学校功能用房紧张的问题,对专用教室和实验室进行改建,更新设备,以适应新高考的需要。
3、数字校园的建设。信息化是大势所趋,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未来学校发展的强力支撑。通过全面推行无纸化办公,学习和使用新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如E笔交互学习系统,理、化数字探究试验设备及物联网实验设备等,培养学生在信息化条件下开展高效的自主学习,适应新高考改革。
4、书香校园的建设。以建宁书院、建宁大讲坛为依托,全面推进书香校园建设。继续增加图书室藏书量,优化图书室藏书结构;进一步完善每个班级的图书角,充分发挥其功用,积极支持筹办建宁书院的各项活动,提高建宁大讲坛的质量,扩大建宁大讲坛的影响力。
(二)创新管理,促进学校优质发展。
1、坚持民主管理。以教代会、工会组为依托,发挥教职工主人翁作用,共同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
2、坚持制度管理。推行奖惩制度,根据教师年度考核要求,从德、能、勤、绩等方面提出岗位目标要求,平时进行有序、全面检查和考核,起到褒优警劣的作用,鼓励创新和“冒尖”,让人才脱颖而出,建立与“学部”、“中心”管理相适应的科学的考评机制。
3、坚持人本管理。营造教师发展的空间,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在政治上引导人,在思想上教育人,在业务上锤炼人,在体制上激活人,在生活上关心人,将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4、坚持文化管理。培养全体教职工“自强不息”共同的价值观,让全体教职工的生活、工作、学习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使命追求。
(三)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提升教学质量。
1、降低教学管理重心,实行目标管理。适应新高考改革和学校管理机制的改革,将教学管理重心下移,突出三个核心。即学部教学管理和质量建设以学部主任为核心,班级管理和教学质量建设以班主任为核心,学科教学质量以备课组长为核心。落实目标责任制。各学部要根据本年级生源情况和学校的质量提升目标,科学制订三级目标(基础、突破、奋斗)。
2、改革教学常规检查机制,抓实抓细教学常规。建立三年“一盘棋”的质量监控体系,不断完善过程精细化管理。成立教学常规检查项目组,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落实四个有效,优化教风和学风。建立对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教学环节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管理的监控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行网上巡课,加强课堂管理。坚持学生评教机制,试行谈话制,落实通报整改。规范各级各类考试,发挥考试的导向性作用,确保考试的有效性。
3、突破薄弱项目,稳住优势项目,抓牢关键学科。通过合理调配师资,加强理科学科的教学研究,建立数、理、化、生等学科竞赛培训管理机制,突破理科不强的瓶颈。抓牢语文和英语两门关键学科,创新机制,稳住艺体专业优势项目。
4、加强学科建设,打造品牌学科。着眼新高考“6选3”的选科要求,立足学校传统学科优势,以学科基地、课程基地、高考关键学科为重点,着力建设语数外、政治、物理、化学、体育等优势学科,提升学校核心学科的竞争力。
5、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对班级和教师的评价机制。对班级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主要看目标达成度,评价的方式主要采用分类评价法。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加大评价奖惩执行力度,及时兑现奖罚结果,提高教师比学赶超的积极性。
(四)加大课程建设力度,稳步推进“选课走班”。
1、继续构建和完善立人课程体系。继续推进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逐步形成以理科分层课程、文科分类课程为主体,以四会课程和生涯规划课程为两翼的必修课程体系。积极开发校本选修课程,以职业生涯规划和信息化技术手段为依托,为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多层次、多类型的走班课程,课程注重知识拓展、个人兴趣与素质培养。
进一步加大分类课程和分层课程的开发力度。分类课程根据学生需求,优化现有分类课程;根据新的需求,立足学科核心素养,研发新的分类课程,形成学科分类课程群。分层课程则立足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个选考科目,满足学生学考和选考需求,分别开发每个选考科目的选考课程和学考课程。
积极开发和建设课程资源库。借助信息管理平台,建设课程资源库,开发针对学生和学科教师的两大课程资源库。学生课程资源库包括知识讲解、专题练习、疑点解惑;学科教师课程资源库即该学科教师共享学科优质资源。
2、积极推进“选课走班”实践。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继续组织老师学习外地“选课走班”的先进经验,提升教师有效应对“选课走班”的能力。进一步在课程设置、学生选课、学生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管理、质量评价、导师制、信息技术支撑等方面进行探索,要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适应新一轮教学变革的“选课走班”模式。
3、不断改进与“选课走班”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全面启用子贵校园信息平台的选课、排课、分班系统、走班信息过程化管理、走班评价系统,开启信息化手段支撑下的选课走班实践,在实践中逐步完善选课走班与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建立行政班、教学班、备课组(学科)、模块组“四轨”并行的质量评价体系。
(五)引领教师成长,提升幸福指数。
1、多措并举,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依托名师工作站,实施名师工程,建立《名优特教师发展档案》,启动名优特教师再培训再提升,形成一支研究型、学习型的名师队伍;依托学校学科基地、特色项目和课程基地,积极参与“送培到县”、“送培到乡”等活动,让教师通过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教、研、训实践,走出校门,走向全市、全省,形成一支引领示范的骨干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在教学中的核心作用,通过举办“立人教育论坛”,开展各级各类“教学研讨”,形成一支有专业素养的教学管理人员的队伍。创建青年教师成长通道,以老带新,实施青蓝工程,通过“发展协作体”师徒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进步,形成一支有活力、有创新力的青年教师队伍。
2、致力研究有效教学体系,打造高效课堂。科学定位、科学分层,积极开展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真正落实围绕“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设计”的核心理念,实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检测落实的“三步三环节”的高效课堂。探索教学过程中“三案”(自习案、探究案、检测案)的合理、有效的设计。改革学生学习、教师反馈的有效评价机制,激发教师对高品质课堂教学的向往和追求,培育教师对高品质课堂教学的创造力,努力构建师生民主、和谐、高效、双赢的课堂,使教师对高品质课堂教学成为一种自觉追求。每个学期设立“教学诊断周”、每学年设立“教学竞赛季”和“成果推广期”,定时对不同层级的各类教师的课堂进行科学诊断,有效改进,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致力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以备课组为单位,积极开展“课例研究”,以“先试点后推广”为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以“课例研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研究。
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建立基于教学问题校本教研项目机制,根据年级、学科、学生实际情况,从教学实际问题着手,从“小处”出发,科学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彰显微课题的大效益,争取申报1—2项省市级课题。完善课题研究的管理模式,实行奖励式教学研究,营造研究氛围,激励全员参与,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探索教师培训活动的新模式,实施“请一线名师进来”和“优秀教师走出去”的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级各类校本研修,落实教师研修的实效性。
4、多管齐下,打造教师幸福工程。探索建立从关注教师福利待遇、身心健康、专业发展、评价激励等方面一整套完整、系统的体系,着力提升广大教师的幸福指数。完善建立教师荣誉体系,设服务年限,退休等荣誉项目,对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优秀给予最高奖项,每年设立如芙蓉标兵、教学能手、课改先锋等单项奖励,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持续的追求,从而激发每一位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光荣感,强化职业幸福体验。
(六)以德立校,创建实效优质的德育品牌。
1、创优德育队伍,提升德育水平。改善班主任队伍年龄结构比例,培养一支结构合理,学习型、智慧型的班主任队伍。加强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定班主任队伍培训计划,举办“班主任育人能力竞赛”,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组织校外专家、校内优秀班主任举办班主任工作专题讲座,交流推广班主任工作经验。
2、建立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实现全员、全面育人。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构建贴近社会生活、循序渐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德育课程体系。建立学段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体系和德育目标之中,发挥各学科课程的内在育人功能,实现全科育人。
3、打造系列化、有特色的专项德育活动。依托专项德育活动,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有重点地设计精品活动,不断扩大学校德育活动感染力和影响力,打造德育品牌活动。创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力争评为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推进社团建设,积极开展团主题活动,创新团活动内容,丰富团活动形式。
4、继续推进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在现已完成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对两个试点班级的课堂模式和教学内容探索;借助政治学科基地、影视传媒基地的优势,结合模拟联合国、模拟法庭活动、体验主播、人物访谈等活动,联合服装设计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选修),落实生涯规划活动体验;引进生涯规划软件服务平台,为学生选科选专业及高考志愿填报提供理论依据和保障。推进社会实践暨职业体验基地建设,组织学生开展职业体验、参观学习、社会实践。
5、家校社合力育人,完善家校合力的德育网络。依托“家访万人行”行动,打造升级版的“学生成长导师制”。 安排任课教师作为“导师”负责对学生的教育、指导,对学生的思想品行、学习方法、心理成长、情感生活等方面予以关注与培育。通过全员家访活动的开展,打造升级版的导师制,将成长导师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建设,形成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建设好家长学校。实施“家长义工制”,积极吸纳社会优秀人才参与学生成长教育和生涯规划指导,邀请“中国家庭教育指导师”讲学和家长培训。开展网络育人平台建设,把网络打造成为立德树人的新阵地。
(七)内引外联,积极开展各级交流,扩大学校影响力。
1、开展校际交流,提高合作效益。开展普制融通工作和初高中衔接工作,积极开发普职衔接课程和初高中衔接课程,加强与职高和初中在课堂教学模式、教研教改、美育德育等方面的深度合作,进而推动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上的发展升级。
2、打造特色项目品牌,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研制开发系列专业课程,细化专业方向,通过引进老师、自主培养和社会合作的方式解决师资配备问题。继续深化与中国传媒大学的合作,创建“名教授工作室”,继续寻求与北京电影学院、广州美院、南昌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展开学生游学活动课程,除中国传媒大学外,与别所高校取得联系,让游学活动的覆盖面更大,更丰富多彩。
3、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继续深化与中外友好协会的合作,进行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引进国际先进的课堂模式和管理模式,提升我校的文化视野和办学品位。积极寻找优质出国留学途径,为学生打开出国留学的绿色通道。
五、保障措施
1、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和教职工全员双向聘任制度,不断完善《株洲市第十三中学绩效工资新方案》和《株洲市第十三中学绩效奖励方案》,建立“以事定岗、以岗择人、按岗聘用”的岗位管理制度,试行教职工职务、职称评聘分离。坚持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机制和教代会中层干部年度述职制度。完善教职工目标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形成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专任教师、教辅人员和工勤人员四类双向聘任与考核模式,通过对全校教职员工工作绩效的量化评估,促进学校评价工作向科学、公正、规范的方向发展。
2、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先锋引领作用,开展党员目标和支部目标管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完善校舍、校产、资金等内控管理制度。完成数字化校园建设,全面实现校园内移动办公及学习。认真做好综合楼项目立项申请并争取实施,整合并建设3-6间“选课走班”后需要增加的教室并完善艺体功能室。继续大力推进“两型”学校建设,按“绿色、低碳、环保”要求开展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降低物耗、能耗。加强财务和财产管理,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及课改等重点工作项目资金需求,做好厉行节约工作。
六、监督、评价机制
1、加强规划实施工作过程的自我监督。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党政干部、工会干部和教师代表参与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建立规划实施项目负责人制度。成立以校长为组长,项目负责人、学术委员会成员、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的规划实施工作效果评价小组。
2、坚持校务公开化,充分发挥教代会和工会的民主管理作用。定期召开教代会,积极开展民主评议,增强教代会参政议政的力度。
2017年1月4日修改